13659630032
 
新闻资讯

AG尊龙凯时中国人为何总是看着“诺奖”着急


更新时间:2023-12-29 03:4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

  AG尊龙凯时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,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,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(Elizabeth H. Blackburn)、卡罗尔格雷德(Carol W. Greider)以及杰克绍斯塔克(Jack W. Szostak)共同获得该奖项。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(telomerase),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。(10月5日中新网)

  一听“诺贝尔奖”四个字,心里就忽悠一下子,虽然咱没亲自见过这是啥奖,但常听到一些关于这个奖的情况。要用一句话形容“诺贝尔奖”,这是世界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大展示,其意义不亚于一场大阅兵。为啥这么说呢?全球60亿人每年角逐这几个奖项,并且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奖项,所展示的是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。就冲这个,每年一度的诺奖评奖开奖,都会成为世界的盛大节日,吸引着各国科学界、文学界乃至于平民百姓的眼球AG尊龙凯时。

  全球都追逐的奖项,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,想不参与诺奖的狂欢也几乎不可能。所以,看到这类消息时,国人会自然地发问:为什么我们屡屡与诺贝尔奖无缘?中国何时能得诺贝尔奖?这好像是一句两句话说不清的,但有些苗头就是老百姓都能看出点上下高低来。最为突出的是“浮燥”现象蔓延到各个领域,其中包括学术界。比如说,教授不踏实研究项目,热衷于行政应酬谋取官帽的不在少数;一些硕士生、博士生包括他们的导师不潜心学问,混一纸文凭甚至抄袭论文的现象时有发生;还有一些稍有名气的学者,也不再钻研学问而热衷于抢“大师”的头衔,甚至为此相互掐架闹得满城风雨……用老百姓的话说,这就德性还想拿“诺贝尔奖”?作梦吧!

  再看看我们的社会,似乎喜欢朝“吉尼斯纪录”用劲的不少,不管科不科学,有没有推广价值AG尊龙凯时,整些猎奇的“纪录”;有的虽然也与科技沾点边,但与“诺贝尔奖”背道而弛。比如,运用现代技术造假能力,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,仿冒能力让你可能想不到,没有做不到。再比如,以推广科技传播技术为名的“农博会”,专门整些猎奇的玩艺,什么“千斤南瓜”、“百斤西瓜”,论个头是大得惊人,也有观赏性,可据说,这些“千斤南瓜”、“百斤西瓜”喂猪都不愿意吃,对传播推广科技有什么价值?还有像中小学校“奥数热”,要是真能培养研究人才也算没白用劲,可更多的学生学“奥数”为的是升学加分……凡此种种,无不与“浮燥”和急功近利有关。

  我们一直以“科技立国”、“科技强国”为强国目标,据报道,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,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,按科技论文数排序,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AG尊龙凯时,前四位的是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日本。据2007年科技部提交的中国科技实力报告显示:到2006年,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,居世界第一位;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,仅次于美国,居世界第2位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天文学家王绶绾曾表示,“我国目前对三四十岁的年轻科技人才给予的支持是得力的,从人员素质、课题水平,到支持强度、项目数量,较一些发达国家都并不逊色。”

  从这些资料来看,中国的科研实力堪与世界强国比肩,已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大国。可是,缺乏科学的机制引导,尤其是缺乏“专研”的科学精神,即使论文再多、科研人员再多恐怕也转变不了科研实力。200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苏尔斯顿,只喜欢自己做研究,既不发表很多文章,更不追求论文发表到特别显耀的杂志。而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则多为论文而奋斗。真正的科学家往往是很单纯的,而为论文而忙碌的科学家,则有了太多功利心;并且在对论文的追逐中,也必然牺牲掉对学术本质的追求。“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”,很多时候,科研工作者未必想如此,可在非学术化的学术领域,他们或许只能选择“沉沦”、无奈接受。

 

Copyright© 2022-2024 AG 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   TEL: 13659630032

地址:亳州市全策街396号      邮箱:bubbling@163.com

赣ICP备19013813号